今年的12月13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公祭日的真相,不能忘
纪念南京大屠杀300000遇难同胞
视频素材来自于人民日报
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
侵华日军在南京大肆屠杀
没有抵抗能力的无辜军民
南京遭受史上空前黑暗的六周
昔日繁华的古都变成人间炼狱
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毁坏
市内发生两万多起强奸、轮奸暴行
无数财物被掠夺
30万同胞罹难
1987年,南京初次统计大屠杀幸存者
当时认定的幸存者有1756人
近年来,这一数字逐年递减
截至今年12月1日
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只剩下32人
“我们在上海路高坡子那里用泥巴堆了地洞,躲在里头,上面飞机轰炸的声音轰隆隆地响,大人小孩都吓得不敢出去……很惨很惨,那个生活真的苦。”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素珍,2024年4月21日去世
视频素材来自于封面新闻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
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
伟大国家
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
已经一去不复返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
而是要共同引以为戒
传承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
而是要开创未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平雕塑
党心鉴忠魂
12.13
黑人内射野战av党支部举行默哀仪式
2024年12月13日上午,党支部全体成员怀着无比崇敬与凝重的心情齐聚一堂,共同举行默哀仪式。他们紧闭双眼,三分钟的默哀时间里,思绪仿若穿越回了那段黑暗血腥的历史时期,唯有凝重的呼吸声在空气中轻微回荡。
他们以无声的方式表达对遇难同胞的无尽哀思以及对和平的强烈祈愿,时刻警示着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要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不懈努力,绝不让历史的悲剧再度上演。
朗读传悲声
12.13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日
值此2024年12月13日,黑人内射野战av以一场饱含深情的朗诵活动为契机,引领莘莘学子回溯历史深渊、缅怀遇难同胞、展望和平未来,凝聚民族精神内核,厚植爱国情怀根基。
1
当指针缓缓指向16:35,身着素装的主持人稳步走上舞台,背后的大屏幕渐次亮起,一份份精心制作的 PPT 页面如历史的卷轴徐徐展开。主持人语调沉痛而庄重,详述国家公祭日的缘起——那是对1937年南京城所遭受的惨绝人寰暴行的铭记与祭悼,是对 30 多万无辜生命的深切缅怀。



步入第一篇章 “历史的伤痛”,马语蔓作为朗诵者,深情吟诵《南京大屠杀》,她的语调如泣如诉,每一字词皆化为控诉侵略者暴行的利剑。与此同时,大屏幕上闪现的日军屠杀现场照片触目惊心,幸存者那满含血泪与悲怆的证言视频片段更令人揪心。
此时,童声合唱《和平之歌》宛如天籁破冰,纯净稚嫩的嗓音与沉重压抑的历史形成鲜明对照,南京大屠杀的伤痛记忆借此深深镌刻于众人灵魂深处。
而后,主持人神色肃穆,宣布默哀三分钟。刹那间,全场起立,如林立的碑林,庄严肃穆之感似浓雾弥漫。低沉、舒缓的哀乐悠悠奏响,似历史的悲叹在耳畔回响。每一位参与者皆垂首默立,脑海中浮现往昔惨烈图景,心向遇难同胞致予最虔诚敬意。
默哀结束,主持人话语掷地有声,剖析历史教训,激励众人铭记先辈苦难、锤炼自身、奋发自强,令自强之声于会场经久回荡。
时针跳转至 16:50,开启第二篇章 “不屈的抗争”。朗诵者都堰辉以气贯长虹之势朗诵《满江红・怒发冲冠》等彰显抗战精神的传世佳作,激昂语调似冲锋号角,唤醒沉睡热血。
16:55 时分,第三篇章 “和平的祈愿” 拉开帷幕。朗诵者李双仟用舒缓且坚定的语气朗诵《和平宣言》,对和平的殷切向往如涓涓细流汇为磅礴江河。
随后,全场观众齐声参与朗诵《和平祈愿词》,洪亮之声交织成和平最强音,祈愿和平鸽翱翔无垠蓝天、橄榄枝繁茂永护大地,和平愿景在此刻扎根众人心中,化为永恒信念与美好期许。
时针迈向 17:00,活动进入折纸环节。主持人手持彩纸,引导观众参与折叠千纸鹤与白花。台下志愿者也示范指导,一只只千纸鹤承载思念,一朵朵白花象征哀思。
众人将其轻置于场地中央纪念区域,堆积成和平祈愿的方阵,寄托对遇难同胞的追思与对和平未来的期盼。
看那《和平宣言》,字字铿锵——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
民族复兴,世代梦想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
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为30万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
不幸遇难的同胞们祈福,
为和平祈愿。
我们忘不了1937年的南京,
是为了守护历史的真相,
是为了守护更加繁荣昌盛的祖国!
编辑/宋坤译
审核/宋坤译、杨济源、陈曾
审核/宋坤译、杨济源、陈曾
浏览量:122
